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5-07-23 发布人: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建设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的龙头作用,根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十二五”发展总规划(2011——2015年)》,结合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科(专业)建设现状

1、学科专业履盖面较广,布局调整具有一定的基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6个,涉及了经济学、文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共5个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类专业1个,文学类专业4个,工学类专业5个,医学类专业3个,管理学类专业3个,学科履盖面较广,为学科调整及学科交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经济管理类和医药类学科(专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学校自建立以来,就始终将经济管理类和医药类专业作为发展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三类学科已成为学校的优势所在。从在校生数目来看,商学院和医药学院的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64%,从招生情况来看,商学院和医药学院的专业相对热门,以2010年的招生情况为例,全校招生情况最好的前7个专业中,有5个属于商学院和医药学院,占全校当年招生人数的65%。经济管理类和医药学类专业在学校学科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为学校经济管理类和医药类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偏低,办学条件有待完善

由于学校升本时间相对较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学科带头人相对偏少,学科梯队不够健全。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全校仅有药学类一个一级学科。现有本科专业的基础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条件有待完善。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偏低,与行业、企业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机制尚未建全,针对学科(专业)建设的科研成果不多,标志性教学成果较少,目前仅有两个省级重点专业,且均属于高职专业,难以支撑国际商贸的品牌建设。

4、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

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化程度是商科院校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国际商贸学院更应该在国际交流和国际化提升方面有所突破。目前,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尚未起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化元素尚缺,直接影响了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及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把握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的战略机遇,紧密结合学校自身的基础和优势,重点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开展高等专科教育,实现学科布局和商、药类人才需求缺口的对接,并结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加强经济管理及医药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使之发挥引领作用。同时与陕西和西部地区现有的商科类院校的相关学科(专业)实行错位竞争。形成以经济管理和医药类学科(专业)为重点,以商、药为特色,经、管、医药、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并通过学科(专业)的复合交叉和不断创新,动态适应未来西咸一体化及周边地区的商贸和医药服务业及相关产业不断调整的要求,打造同类民办院校中的商、药学科(专业)品牌。

三、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一)努力办好现有专业

我校目前本科专业已达16个,涉及经济、管理、医药、文学、工学五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357人,已建成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和药物制剂3个校级重点本科专业。加大对现有专业的支持力度,加快现有专业的建设步伐至为关键。为尽快实现以经济管理和医药类学科(专业)为重点,以商、药为特色,经、管、医药、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实施两大(人才、科技)建设工程,使学校学科建设各项目标得以落实。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校建设工程”。学科建设的核心之一是人才队伍的培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科研、实践能力较强、实力较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也是学科发展是否具有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师资队伍建设要实现以下目标:

(1)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并举的方针,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积极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另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形成一支学历和学位层次有较大提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岗位达到教师总岗位的30%左右,讲师岗位则应达到40%,研究生学位比例争取达到70%左右。

(2)做好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五年期间选拔培养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0名,学科带头人25名以上。

(3)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研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学校讲学与学术交流。

(4)力争实验技术队伍有较大发展,学历结构中以研究生为骨干,本科生为主;建立一支人员充足、结构合理、能力较强,完全胜任教学科研需要的实验技术队伍。

2、加强科研和科研基地建设,实施“科技兴校”工程

(1)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学校总体建设目标的框架内,高举创新和特色的旗帜,凝炼鲜明的学科科研方向,建立多学科交叉协作,联合攻关的科研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与校外尤其是校外企业的科研协作,提高科研水平。“十二五”期间,力争承担省级各类科研项目30项,项目资助经费实现120万元,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2)加强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加大科研投入。

建设好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动画和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一批本科重点专业。兼顾中药制药技术、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会计电算化、酒店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等一批专科重点专业。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种条件,每年遴选1—2个专业,申报省级重点专业,五年内逐步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和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成省级重点专业。

在满足本科生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的条件下,围绕各级重点学科和学校主攻研究方向,集中资金,提高实验室装备档次,加大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力度,建设好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和医药学科科研中心等学科科研平台,力争在制药工程实验中心、动漫设计与制作实验室、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实验室、服装电脑设计及工艺实验室和综合物流实验室等五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建成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基地。

(3)加强科研管理,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措施和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4)以教学改革为动力,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改革工作,通过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实施“专业与职业结合,教学与培训结合及实习与就业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推动学生就业力和就业率的提高。

(5)加速发展应用型开发研究,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科研科技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3、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和生命力。学校十二五规划指出:“以经济管理和医药为主,商、药为特色”。特色学科建设应围绕这一主线构建,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校学术委员会通过的七大特色专业群的基础上,加大投入,逐步培育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动画、服装设计与工程等六个特色专业。并创造条件,每年遴选其中一个作为省级特色专业进行建设并申报。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投资2794万元,新建经济分析实验室、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市场分析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制药工程实验室,普通物理实验室、原画实验室、英语语音室等55个校内实验室。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建立8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扩充,以满足现有专业教学的需要。今后五年内,结合重点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和新建学科(专业)逐年加大投入。

5、课程建设

通过专业调研,优化课程结构。通过校企合作,调整课程内容。通过教学研究,完善课程标准。通过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并围绕特色专业,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构建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通过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实现专业联动,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思想。首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和制药工程三个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综合评估,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并以此为试点,逐步扩展到其它专业。加大课程评估和教学督导的力度,加快物流基础、会计电算化、中药药剂学、方剂学、服装工业制板推板、宝玉石鉴定、二维动画设计、商务英语翻译等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步伐,逐步使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和制药工程专业各有1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6.图书资料及教材建设

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每年投资180万元,增加图书馆藏书量,满足教学需要。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编写优质教材,并推广使用。

(二)适时申报新增专业

1、重点建设经济管理和医药类学科(专业),突出商、药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为了重点发展经济管理和医药类学科(专业),2011年增设会计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2012年增设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2014年增设药事管理专业。

为了突出商、药特色,在制订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体现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科与医药类学科的结合,体现学科渗透和专业联动的思想,满足与同类院校错位竞争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2、对接地域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医药保健和休闲旅游类专业

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对接地域产业,发展医药保健和休闲旅游类专业,融入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2011年增设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2013年增设护理学专业和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2014年增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2015年增设康复治疗学专业。

3、面向产业需求,积极拓展文化类专业

积极利用学校的经、管、文学科基础,面向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求,拓展文化类专业,培养策划创意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跨媒体的精英人才。2013年增设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在2014年增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5年增设广告学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

4、夯实文、理、工等基础学科,凸显学校的国际特色

为了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布局框架,还需要进一步做实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平台,积极发展对商、药学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文、工等相关学科。一方面,为人才培养提供相对完善的学科基础,另一方面,力争在若干与经济、管理和医药学科相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方向上形成特色和亮点。在2012年增设国际商务专业,2013年增设国际文化交流专业,2014年增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5年增设统计学和工程造价专业。

5、加强办学成本核算,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对现有专业进行成本核算,对那些发展前景渺茫,学生人数较少,办学成本较高的专业,及时予以调整。在保留社会需求量大、办学实力强及特色显明专业的基础上,逐步缩减高职专科专业和成人教育专业。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学校总体发展12000人的在校生规模,到2015年,本科在校生为8400人,专业数增加到21——25左右。专科专业数缩减到12个左右,成教专业数缩减到6个左右。

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作用,结合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人们对住房、保健养生等方面的需要,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广告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等专业,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考核,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

表1 学科(专业)发展指标一览表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备注

本科专业数

16

19

21

23

25


专科专业数

24

21

18

15

12


成教专业数

14

12

10

8

6


省级精品课程门数



1

2

3


省级重点/特色/品牌专业数



1

2

3


省级教学成果奖项目数



1

2

3


表2 新增专业一览表

年份

拟申报专业名称

必报专业

备报专业

2011年

会计学、金融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旅游管理

2012年

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国际商务

2013年

护理学、口腔修复工艺学*、会展艺术与技术*

国际文化交流*

2014年

医学美容技术*、广播电视编导*、药事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

2015年

广告学、统计学、康复治疗学*、工程造价*

艺术设计

四、学科(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及对策

1、成立专门的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有关方面、高校、科研单位、咨询服务机构等有关专家和本校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审议学科专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审定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和改造方案。审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监控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对专业调研、技术开发和服务提供咨询,对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等。

2、根据学科专业布局调整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学科专业布局调整需要,对现有院系设置进行调整,建立有利于学科专业集群和复合交叉的体制机制。并根据新增专业的需要,及时完善新增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

3、密切与产业的关系,加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

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各专业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密切专业与产业的联系,保证每个专业至少要有1—2个、每个校级重点专业至少要有2—3个企业作为专业教学的依托。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社会适应性,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4、形成学科专业调整的良性运行机制

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组成学科评价体系,通过科研、咨询研讨、新兴课程组合等途径对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定期进行调整,形成对学科的反馈和促进,建立学科专业的创新、更新、进入和退出机制。

5、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加强与国外学校和机构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关系,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首先要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国际化,通过在课程中增加国际商业文化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经济管理和医药类专业要通过课程互认和学分互认等方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并在人才培养中引入国际标准与从业资格认证项目。其次,要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逐步提高教师队伍中具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和外籍教师的比例,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支持骨干教师参与国际学术活动。

6、引进和培育学科梯队

详见《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上一条: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中期建设与发展规划
下一条: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顶层设计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